[1]苏 航,范 雪,艾 浩.不同生育期女性高危型HPV感染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21,50(8):1023-1026.[doi:DOI:10.3969/j.issn.1000-7377.2021.08.030]
点击复制

不同生育期女性高危型HPV感染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分享到:

《陕西医学杂志》[ISSN:1000-7377/CN:61-1281/TN]

卷:
50
期数:
2021年8期
页码:
1023-1026
栏目:
调查研究
出版日期:
2021-08-05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苏 航1范 雪2艾 浩2
(1.锦州医科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2.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辽宁 锦州 121000)
关键词:
生育期 高危型HPV 基因分型 Logistic回归 危险因素
分类号:
R 711.3
DOI:
DOI:10.3969/j.issn.1000-7377.2021.08.030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生育期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率、基因分型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337例生育期女性高危型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不同年龄段生育期女性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①在2337例被调查的生育期女性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15.9%,高危型HPV感染率在26~39岁年龄段最高(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371例检测阳性样本中,15种高危型HPV亚型均有检出,感染率位于前五位的HPV亚型分别为:HPV-16(3.6%)、HPV-52(2.9%)、HPV-58(2.6%)、HPV-39(2.1%)、HPV-53(1.4%),高危型HPV复合感染率为3.1%,在高危型HPV分型检测阳性样本中占19.7%,最常见的复合感染类型为HPV-16、39(1.9%),其中18~25岁年龄段的生育期女性复合感染占26.8%; 26~39岁年龄段的生育期女性复合感染占14.1%; 40~49岁年龄段的生育期女性复合感染占22.1%。③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在26~39岁,未婚、离异、丧偶、分居、居住在城市、吸烟、首次性生活年龄≤17岁、性伴侣数量≥2例和以口服避孕药作为避孕方式的生育期女性的高危型HPV感染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婚、离异、丧偶、分居、吸烟、首次性生活年龄≤17岁、性伴侣数量≥2例、年龄在26~39岁是生育期女性感染高危型HPV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生育期女性高危型HPV感染率为15.9%,高危型HPV感染率在26~39岁年龄段最高,18~25岁和26~39岁年龄段的生育期女性以HPV-16、52、58型最常见,40~49岁女性以HPV-39型最常见,高危型HPV复合感染率为3.1%,最常见的复合感染类型为HPV-16和39,未婚、离异、丧偶、分居、吸烟、首次性生活年龄≤17岁、性伴侣数量≥2例、年龄在26~39岁是生育期女性感染高危型HPV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为针对不同年龄生育期女性进行有侧重点的宫颈癌预防宣教,为我国有针对性的研制HPV预防性疫苗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雷 蕾,叶庆华,王国增.Aurora-A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以及与HP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7,31(6):494-499.
[2] Huh WK,Ault KA,Chelmow D,et al.Use of primary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testing for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interim clinical guidance[J].Gynecol Oncol,2015,136(2):178-182.
[3] Bray F,Ferlay J,Soerjomataram I,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CA Cancer J Clin,2018,68(6):394-424.
[4] Chen C,Ridzon DA,Broomer AJ,et al.Real-time quantification of microRNAs by stem-loop RT-PCR[J].Nucleic Acids Res,2005,33(20):179.
[5] 罗仲秋,冷 平,刘祥琴.成都地区妇女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与宫颈病变的关系[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8,37(1):49-53.
[6] 王 宏,黄路遥,杨翌翔.上海市松江地区2016年到2017年52973例妇科门诊患者人乳头瘤病毒亚型感染情况分析[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9,18(4):460-465.
[7] 张梦培,尹如铁,李克敏,等.中国西部女性生殖道高危人乳头状病毒感染状况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9,19(11):1268-1275.
[8] 易 黎.妇科门诊妇女HP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医药,2014,18(4):653-656.
[9] 安云婷,李汉萍,张燕玲,等.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卵巢上皮癌相关因素的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08,32(6):602-604.
[10] 赵丽辉,孙世珺,孟凤娇.中山市4508例女性宫颈细胞HPV基因分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22):4086-4088.
[11] 冯方方,吴 琼,鲁昌辉.清宫排毒汤治疗宫颈癌疗效及对患者肿瘤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1,42(2):187-191.
[12] 张美娟,成祥君,邱胜丰.南京地区女性高危型HPV亚型分布特征及与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10):1258-1261.
[13] 秦晓林,闫 恺,段桂开,等.深圳地区36155例女性HPV感染现状与分型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8):1037-1039.
[14] 周 成,柴艳梅,陈 蓉,等.湖北荆门地区2698例女性HPV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调查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0,49(11):1523-1526.
[15] Lee SA,Kang D,Seo SS,et al.Multiple HPV infection in cervical cancer screened by HPVDNA Chip[J].Cancer Lett,2003,198(2):187-192.
[16] 任红娟,王运贤,刘志远.南阳市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型感染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4):6086-6088.
[17] 袁风菊,徐 培,何小艳,等.德阳地区37799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0,12(3):56-59.
[18] Elson DA,Riley RR,Lacey A,et al.Sensitivity of the cervical transformation zone to estrogen-induced squamous carcinogenesis[J].Cancer Res,2000,60(5):1267-1275.
[19] 张 娟,苏展影.中国女性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12):1482-1486.
[20] 刘 翠,苗华艳.宫颈环形缝合在宫颈冷刀锥切中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8):600-602.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辽宁省科技厅重点研发指导计划项目(2019JH8/1030003)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