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刘鉴达,周 燕.自身抗核抗体谱检测与干燥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15):1853-1856.
[2] 王 静,佘春晖,刘 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6):2762-2763.
[3]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11):766-768.
[4] 张 静,沈斯瑶.艾拉莫德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及机制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4):452-455.
[5] 温丽娴,高 敏,林 城,等.联合抗SSA、SSB、ANA以及抗环胍氨酸肽抗体对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9,9(5):183-185,189.
[6] 陈艳红,孙 丽,高元元,等.血浆lnc-DC在干燥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9,42(5):354-358.
[7] 黄冬梅.抗SSB抗体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女性患者临床的关联性分析[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8.
[8] 范文强,王文翔,吴 洁.抗α-胞衬蛋白IgA和IgG抗体联合检测诊断干燥综合征的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10):1015-1016.
[9] 赵嘉英,黄松涛,李 青,等.微创唇部小唾液腺活检技术在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9,40(7):711-714.
[10] 刘 军,郭 娟,周 炜.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浆细胞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医药,2018,13(9):1377-1381.
[11] 侯佳奇,吴香香,潘云翠,等.IFN-γ,caspase-3,LC3-II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唇腺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9,39(4):769-775.
[12] 马英淳.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BAFF与IFN-γ、IL-10、IL-4水平相关性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13] 邓志勇,刘 磊,李莎莎,等.唇腺灶性指数与免疫组化在原发性SS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初探[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7,39(3):8-12.
[14] 吴晓畅,赵福涛.Th1和Th17细胞与干燥综合征[J].医学综述,2017,23(15):3082-3086.
[15] 杨西超,吴振彪,朱 平,等.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组织与外周血BAFF/BAFF-R检测及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7):781-784.
[16] Zhou J,Kawai T,Yu Q.Pathogenic role of endogenous TNF-α in the development of Sj.gren's-like sialadenitis and secretory dysfunction in non-obese diabetic mice[J].Laboratory Investigation,2017,97(4):458-467.
[17] 杨 敏,梁胜翔,洪梦琴,等.PSS患者血清TNF-α、TGF-β1水平与唇腺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及ILD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8(5):629-632.
[18] 陈家丽,金月波,李 静,等.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和血清学性别差异分析及其发病机制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8,22(8):526-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