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 征,王 毅△,范瑾依,等.替米沙坦联合小剂量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清脂联素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9,(6):791-793.
点击复制

替米沙坦联合小剂量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清脂联素的影响*
分享到:

《陕西医学杂志》[ISSN:1000-73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19年6期
页码:
791-793
栏目:
药物与临床
出版日期:
2019-06-0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DOI:〖HT5K〗10.3969/j.issn.1000-7377.2019.06.030
作者:
杨 征1王 毅1△范瑾依2董凤举3
1.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二科(西安 710068);2.陕西省人民医院检验科(西安 710068); 3.西安医学专修学院武功附属医院内科(西安 712200)
关键词:
替米沙坦氨氯地平 高血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脂联素
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摘 要 〖HT5K〗目的:研究了替米沙坦联合小剂量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清脂联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在高血压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使用小剂量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替米沙坦。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即时血压、动态血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85%)(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24h平均收缩压和24h平均舒张压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SBPV和DBPV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对照组VEGF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小剂量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高,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水平,并能够降低VEGF水平,增高血清脂联素水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冯宝玉, 陈纪春, 李 莹, 等. 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随访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6, 37(5):606-611.
[2] 张 硕,马 静,张赛丹.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或阿罗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3):276-279.
[3] 杨 瑞, 段淑霞, 李晓丽. 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6(16):3967-3968.
[4] 李 杨, 秦 勤, 任 蓓,等.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 天津医药, 2014, 42(9):903-908.
[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 3(5): 42-93.
[6] 陈 岚,任 骞,徐 进,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 2):241-242.
[7] 王 磊,魏新伟,于 芳. 不同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 天津医药,2016,44(1):105-109.
[8] 邢占良, 舒宝瑞, 刘春玲,等. 葛根素联合替米沙坦对肥胖性高血压患者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16, 38(15):2299-2301.
[9] 王 涓, 徐海霞.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研究[J]. 医学综述, 2016, 22(7):1407-1409.
[10] 孟 晰. 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的影响[J]. 医疗装备, 2017, 30(11):68-69.
[11] 陈爱芳, 陈爱芳, 韩卫红, 等.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关系的研究[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5, 13(1):39-42.
[12] 姜金钟, 苗 维, 田守森,等. 瑞舒伐他汀对H型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 19(12):1313-1315.
[13] 沈振丽, 袁怀山, 陈侃侃,等. 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 8(3):83-85.
[14] 李 勃,许晓莲,陈 芳.丹红注射液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炎症指标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8,39(4):458-460.
[15] 王夏云, 陈 民, 全守霞,等. 清肝降压胶囊联合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VEGF及Hcy水平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17(11):78-81.
[16] 吴冠吉,李春花,张 涛,等.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影响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8,47(8):1056-1058.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王 颖,马思蕊,何 旭△.替米沙坦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疗效及对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9,(8):1066.
 WANG Ying,MA Sirui,HE Xu..Efficacy of telmisartan combined with perindopril in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and its  effect on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in patients[J].,2019,(6):1066.

备注/Memo

备注/Memo: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JM4012)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