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姚钟雄,贾搏,林少群,等.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修复中Straumann种植体对牙冠美观状况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0,40(9):1365-1368.
[2] 仲麒,黄雨捷,张轶凡,等.纤维桩修复上颌第一磨牙牙体缺损的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42(8):1081-1094.
[3] 魏振辉,孙贺婷,高志银,等.不同材料高嵌体修复大面积缺损的上颌第一前磨牙有限元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20,36(11):1065-1068.
[4] 邬雪颖,叶页,钟群.玻璃纤维桩与贵金属桩在前牙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中的效果评价[J].上海口腔医学,2020,29(3):325-328.
[5] 王双庆,刘伟,张丽,等.二氧化锆全瓷冠与钴铬合金烤瓷冠在上颌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病原菌的影响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2,32(12):72-77.
[6] 陈丽荣,梁学进,杨凤英,等.数字化印模联合全瓷冠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22,31(3):313-317.
[7] 王鹃,尉华杰,孙井德,等.预成刚性连接杆用于无牙颌种植即刻印模制取的应用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54(1):187-192.
[8] 徐敏,张燕,白石柱,等.不同印模技术对无牙上颌黏膜组织应力分布及位移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3,39(1):87-92.
[9] 张莉华.CAD/CAM高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疗效及对患者咀嚼能力和牙龈状况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21,50(8):983-986.
[10] 朱永翠,朱凤节,翟蕾,等.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及自锁托槽矫治器对牙周炎患者牙周及龈下菌群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22,31(2):184-188.
[11] 贾相斌,曹潇,张宇宸,等.美学区单颗种植体临时修复后不同印模方式获取软组织轮廓准确性的对比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22,38(9):837-842.
[12] 安民,任丹.Panavia F树脂水门汀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及美学效果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3,52(5):579-582.
[13] 王培,苏小营,后岷红.上颌前牙区牙槽骨缺损形态与种植修复术后植骨吸收率的相关性及影响移植骨吸收的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3,33(4):6-10.
[14] 王怡婷,文少敏,李小红,等.4种口腔修复材料对咀嚼及牙龈功能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23,32(4):405-409.
[15] 吴思妤,李娅宁,张晓,等.上颌中切牙全瓷冠牙体预备学习曲线的预测、分析与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55(1):108-113.
[16] 张佳园,于德栋,叶丽娟,等.新型藻酸盐印模消毒流程对模型精度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23,32(5):449-454.
[17] 刘骏,李桂丛,李晓光.康复新液联合裸花紫珠胶囊治疗口腔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炎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21,42(6):754-756.
[18] 程婧,刘海林,卓向阳,等.数字化无牙颌种植印模准确度体外比较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23,39(10):875-879.
[19] 刘翠,张敏,蒋一,等.口内数字印模的准确性应用探讨[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23,44(3):307-311.
[20] 唐璇,吴淑仪,沙秀娟,等.后牙种植单冠修复中数字化和硅橡胶印模技术的临床应用比较[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1,56(12):1224-1229.
[21] 盖云,刘志明,曾参.牙龈生物型对上前牙全冠修复及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23,32(6):668-672.
[22] 李晋.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根面平整术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22,43(7):914-917.
[23] 陶娴,朱建宇,许志强,等.数字化技术辅助多学科治疗上前牙区美学缺陷疾病1例[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3,58(12):1296-1299.
[24] 李峥,柳玉树,王时敏,等.数字化方法复制暂时修复体(牙合)面形态在重度磨耗病例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53(1):62-68.
[25] 李恺,张燕,艾林,等.数字化与传统制作流程对下颌全口义齿组织面精度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3,39(5):625-629.
[26]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树脂陶瓷复合材料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修复技术指南[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2,57(9):895-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