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黄 琼.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24):104-105.
[2] 李志州,向俊峰,周 威,等.探讨门脉高压及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升高及门静脉血栓形成情况[J].肝胆外科杂志,2018,26(4):280-282.
[3] 钟平勇,王 杰,牟廷刚,等.预防性抗凝治疗对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20,35(4):281-283.
[4] 李后俊,周正武,刘晓林.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外科杂志,2019,27(11):992-994.
[5] 蒋 妍,李 婧,宋维平,等.部分脾栓寒术与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比较[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0(6):872-876.
[6] 杨俊生,包永进,陈卫波,等.精准外科理念下的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20,35(3):219-222.
[7]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脾功能与脾脏外科学组.脾脏损伤治疗方式的专家共识(2014 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7):1002-1003.
[8] 汪 谦,姜洪池,李宗芳.脾脏损伤治疗方式的专家共识(2014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7):1002-1003.
[9] 申 琳.外伤性脾破裂脾动脉介入栓塞术的临床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1,27(2):100-101.
[10] 刘 康,田 道.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静脉通道麻醉复合局麻对手术麻醉效果、应激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1,50(1):68-70.
[11] 韩 涛,张树顺,郭亚民,等.脾切除联合脾片移植治疗 Ⅲ-Ⅳ级脾破裂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血栓形成风险的影响评估[J].临床外科杂志,2018,26(12):943-945.
[12] 戴 敏,殷 杰,张德进,等.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 Meta 分析[J].腹部外科,2019,32(2):108-111.
[13] 周志涛,范 隼,何伟良,等.腹腔镜脾切除术在外伤性脾破裂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9,8(6):522-526.
[14] 潘 月,杨小莉,李罗红,等.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16(4):16-18.
[15] 时晋泰,王中琳,吴宣美.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推拿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1,42(12):1783-1785.
[16] 孙慧宇,李梅君.替加环素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21,50(11):1437-1440.
[17] 张茂鹏,慕建荣.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对剖宫产术镇痛效果及对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21,50(11):1423-1426.
[18] 张 涛,范顺利,吕少诚,等.不同病因行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变化趋势探讨[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8,39(1):13-15.
[19] 雷 俊,周正武,马建中.脾脏破裂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心肌酶谱、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J].临床急诊杂志,2021,22(2):103-110.
[20] 蒋 安,李宗芳.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两段式调整策略[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7,22(8):57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