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闵怀伍,强京灵△.亚低温与纳洛酮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疗效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10):1310-1312.
点击复制

亚低温与纳洛酮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疗效研究
分享到:

《陕西医学杂志》[ISSN:1000-73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19年10期
页码:
1310-1312
栏目:
临床研究
出版日期:
2019-10-0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9.10.017
作者:
闵怀伍1强京灵2△
1.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安康 725000);2.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延安 716000)
关键词:
亚低温纳洛酮颅脑损伤血管生成素1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功能血流动力
分类号:
R651.1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摘 要 目的:分析亚低温与纳洛酮联合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对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1(AngⅠ)、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颅脑损伤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亚低温和纳洛酮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流速度的平均值(Vmean)、平均血流量(Qmean)、血流速度的最大值(Vmax)水平高于对照组,R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ngⅠ、GFA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ngⅠ、NGF水平高于对照组,GFAP、UCHL1、sICAM1、BDN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与纳洛酮联合用于急性颅脑损伤可改善脑部血供状况和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GFAP、UCHL1、sICAM1、BDNF水平有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ZK(#〗陈建时,郭 蕾,潘利伟,等.长时程亚低温疗法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6,32(6):574578.
[2] 李 明,杨继红,耿维凤,等.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亚低温对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1):129132.
[3] 杜彦挺,杜光勇,王晓溪,等.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炎性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6):608611.
[4] 许 超,李伯恩,李 芳,等.脑电双频指数评价2种剂量纳洛酮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治疗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8):10091011.
[5] 柯于勇,刘 军.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6(2):2930.
[6] 谢 彬,王洪正.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颅脑损伤对凝血功能异常的预后价值初探[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7):106108.
[7] 赵万勇,李晓红,王景景,等.基于不同时间窗的延迟亚低温对颅脑创伤大鼠Bcl2、Bax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7,45(4):364367,封2. 
[8] 廖余平,陈 翀,李晓红,等.亚低温联合载神经干细胞的纤维蛋白支架对颅脑创伤的修复作用[J].天津医药,2016,44(2):181184.
[9] 宋伟琼,严建泉,王智坚,等.神经节苷脂与纳洛酮治疗对颅脑损伤的疗效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16,3(2):244245.〖JP〗〖ZK)〗
[10] 〖ZK(#〗姚柱炜,蒙剑锋,栾洪权,等.不同时间段行颅骨修补对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5):4547.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