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杜亮,吴学勇,吴伟.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镜、胃黏膜病理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2):16761677.
[2]项利. 胃蛋白酶原与促胃液素联合检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2):2021.
[3]胡丽波, 谢津璧, 万坚,等. 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在胃部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5, 24(3):281283.
[4]张玲霞,庄坤,张沥,等. 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与萎缩性胃炎关系的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2014,43(3):279282.
[5]陈卿奇, 羊文芳, 吴素江,等. 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17水平与胃癌的相关性研究[J]. 重庆医学, 2016, 45(35):49384941.
[6]卫银银, 闵亚莉, 苗向霞,等. 叶酸、维生素B12对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17, 33(21):36063610.
[7]刘庭玉, 庄雅, 党旖旎,等. 根除幽门螺杆菌联合叶酸口服3个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长期随访研究[J]. 中华消化杂志, 2016, 36(11):734739.
[8]吴建新, 张燕, 张庆华,等. 胃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和关联[J]. 中国癌症杂志, 2008, 18(2):118123.
[9]杜亮,吴学勇,吴伟.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镜、胃黏膜病理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2):16761677.〖ZK)〗
[10]吴杰, 骆骥才, 张剑英,等. 胃蛋白酶原在胃癌患者血清中变化的意义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J]. 中华全科医学, 2017, 15(6):10101012.
[11]王丽, 周丽雅, 李渊,等. 胃泌素在胃炎与胃癌中表达的差异及意义[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1, 11(5):435438.
[12]赵建业, 朱春平, 李兆申.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对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诊断价值[J]. 胃肠病学, 2016, 21(6):376379.
[13]魏华, 张蕾蕾, 李艳,等. PGⅠ、PG Ⅱ、G17和HP IgG抗体筛查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价值[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6, 32(9):13601363.
[14]陈洁, 朱明辉, 彭岚,等. 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 25(21):36493650.
[15]方小鹤, 赵平, 王江滨. 血清胃泌素17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5):12901291.
[16]章武战, 章国东. 胃蛋白酶原Ⅰ、Ⅱ与胃幽门螺杆菌(HP)检测的相关性[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 25 (14):24452445.
[17]屈天生,王富成,蔡月银. 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变化及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15):1835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