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焦向鲲,张凤池,王春颖,等艾滋病合并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2017,37(z1):178179
[2] 魏进武,刘福伟.HIV感染者乙肝、丙肝、梅毒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J] .心理医生,2018,24(6):1112.
[3] 李 婷,包剑锋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 HIV RNA 水平及CD4+细胞损害研究[J] .浙江预防医学,2015(6):541543
[4] 周美芩,周 芳,李国伦,等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合并艾滋病的护理体会[J] .西南国防医药,2014,24(12):13661367
[5] 张晓伟,郭会军,杜 磊,等艾滋病病毒与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IV/HCV)合并感染的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2013,28(1):13
[6] 努斯来提·阿不都米吉提,吐玛丽斯·木拉提,张永萍,等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临床观察[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7):32843286
[7] 吴忠兰,赵伟明,曹 敏,等宁夏回族自治区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感染状况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2):8183
[8] 徐丽霞PDCA循环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6):30413042
[9] 关晖勇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临床疗效分析[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8):902903
[10] 刘 航,桂希恩,霍文哲直接抗病毒药物在丙型肝炎病毒及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中的应用进展[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12):12861291
[11] 陈丽虹,谢仁岐,刘银辉HIV 感染合并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感染情况研究[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9):10411042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龚卫锋,张养民.丙型肝炎不同基因型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含量变化及原因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9):1126.
GONG Weifeng,ZHANG Yangmin..Changes of GPBAR1 in different genotypes of hepatitis c and its causes[J].,2019,(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