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海霞,刘景萍,梁永平,等.肝细胞肝癌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血管生成相关性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6,(10):1307-1308.
点击复制

肝细胞肝癌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血管生成相关性分析
分享到:

《陕西医学杂志》[ISSN:1000-73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16年10期
页码:
1307-1308
栏目:
论著_临床研究
出版日期:
2016-10-24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王海霞;刘景萍;梁永平;胡健;赵西凤;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彩超室;
关键词:
肝细胞超声检查微血管@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
分类号:
R735.7;R445.1
摘要: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HCC患者100例,运用免疫组化法(SP)测定其病灶组织与癌旁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并采用超声造影检查超声造影峰值强度(PI),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00例HCC 106个病灶超声造影特征为"快进快退",进一步分析TIC是上升支陡直,达峰值比较迅速,病灶峰值强度比癌旁组织的峰值强度更强。病灶组织PI平均值为45.73±9.52dB,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I平均值18.91±7.16dB(P<0.05);病灶组织MVD平均值为51.56±11.7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MVD平均值19.85±8.32(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HCC病灶里面存在丰富的微血管,但是在癌旁组织里面则发现的微血管比较少。病灶组织及癌旁组织PI与MVD计数呈现正相关的关系(r=0.791,P<0.05)。结论:HCC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血管生成呈正相关,可通过超声造影峰值强度评估患者微血管密度,也可为HCC临床诊断及预后预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张慧贤,马向明,付庆江,等.肝细胞癌患者血清IL-17细胞因子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6,(10):1394.
[2]冯谢敏,赵红,崔洁,等.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6,(09):1126.
[3]黄山平,郑鑫.不同评价标准在经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16,(09):1185.
[4]赵钰玲,董娅,范亚莉,等.吉西他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H129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7,(06):683.
[5]李培杰,王佳,李伟之,等.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急性肝损伤修复中的作用[J].陕西医学杂志,2017,(06):702.
[6]于敏.早期肠内营养对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肝功能与胃肠功能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8,(11):1430.
 Yu Min..Effects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on hepatic and gastrointestinal rehabilitation after hepatectomy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2018,(10):1430.

备注/Memo

备注/Memo: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20150974)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